前医各法尽用,什么益气固表,滋阴清热,疏肝解郁,调理阴阳,调和营卫。呵,厚厚的一本病历!
皖南名医张澄庵先生病案:老先生看了看患者的舌象(舌质偏红,苔薄黄),切了脉。便起手开了一个方。
什么方?导赤散!
汗证谁说过用导赤散?导赤散能有止汗的功效吗?可能没一本书上这样记载!
结果是患者服方5剂,二诊的时候汗就止住了!
你能弄明白这张老先生怎么会开出这么个方来吗?
脏象学说中,心的功能有哪些?心主神明、主血脉,在志为喜,在液为汗,开窍于舌,心与小肠相表里……
主要兼症:口干,时有舌质溃疡,舌痛,舌质偏红,苔薄黄。
主要的兼症都表现在舌上,心经有热呀,心火循经上冲,心开窍于舌。
心经有热和腋下汗出有什么关系?怎么会用到导赤散呢?
手少阴心经的走向,《内经》:
手少阴心主之脉,起于心中,出属心系,其支者,从心系上挟咽,系目系,其直者,复从心系却上肺,下出腋下,下循臑内后廉……,
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。手少阴心经在腋下有一穴叫“极泉”,为什么叫“泉”?说明这地方易出水!古人取名自有其道理!
这位患者心火旺盛,循经上冲于舌,所以有舌质糜烂的症状,烧坏了舌头,这火还不减,蒸心液外泄,心在液为汗呀,从哪儿泄?当然先从泉眼里外泄了。
呵,于是就腋下出汗了。想一想温泉是怎么来的?思考中医证候时你别忘了“取类比象”!
凡治病有实邪,你得给邪以出路,或汗、或下、或吐,这热邪你得找条路让它泄出去,从哪儿泄?心与小肠相表里,用导赤散清热利尿,使心火从小便而泄,所谓的引火下行。邪去了,正也就安了,一年的病,寥寥4味药也就解决了。
用方简单,所涉及的理论也都简单,都是中医基础理论上有的,对吧?可能你说你会背,但你在分析这个病案的时候都用上了吗?没用上,尽管你会背,那也不能算你基本功扎实了。
为清热剂,具有清脏腑热,清心养阴,利水通淋之功效。
主治心经火热证。心胸烦热,口渴面赤,意欲冷饮,以及口舌生疮;或心热移于小肠,小便赤涩刺痛,舌红,脉数。
临床常用于治疗口腔炎、鹅口疮、小儿夜啼等。
出处:《小儿药证直诀》
导赤木通生地黄,
草梢兼加竹叶尝;
清心利水又养阴,
心经火热移小肠。
组成:木通、生地黄、生甘草梢、竹叶。